站内檢索
首頁>> 招生就業>> 就業工作>> 正文>>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年高招招生簡章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6-19 點擊數: 來源: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于2000年,現有教育技術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教育技術學(定向)五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基礎教育信息化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教育科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科研究基地”、“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基于Web3D的兒童虛拟交互學習環境的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團隊”、“湖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小學信息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湖南基礎教育數字資源研究開發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實踐教學示範中心——小學教育信息技術實驗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教育信息技術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通信工程——湖南省十三五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等教學科研平台。擁有計算機工程實驗中心、電子工程實驗中心、通信工程實驗中心、教育信息技術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等四個實驗中心,實驗室總面積達2670餘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40餘萬元。目前,學院在校本科生995人。

學院現有教職工7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9人,高級實驗師1人;博士15人、碩士59人、在讀博士3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第三層次人選1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其中1人榮獲國家曾憲梓獎和首屆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号;省部級青年骨幹教師7人,省部級優秀教師1人。

學院教師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項、國家社科基金面上項目2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7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面上項目13項、省社科基金項目14項、省科技計劃項目18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15項、省廳級項目70餘項;建成省級精品課程2門、校級精品課程5門;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申請國家專利16項;在國内外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SCI、EI、CSCD、CSSCI期刊論文180餘篇;出版專著2部、教材90餘部,其中2部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暢銷書、6部分别被評為中南六省(區)優秀科技圖書一、二等獎,2部被評為湖南省高等教育優秀教材,6部為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精品課程系列教材,5部為“湖南省五年制小學教師培養”規劃教材。

學院踐行“以學生為本,重素養,重實踐,重特色”的辦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能。教育技術學專業以培養優質小學師資為己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通信工程專業以培養“學以緻用、綜合發展”的應用型信息技術精英人才為目标,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強化實踐教學、強化創新能力培養、加強産學研合作等措施,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近年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國家二等獎5項,省級一、二、三等獎共12項;參加湖南省大學生程序設計學科競賽獲二、三等獎共6項;參加“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創作大賽(湖南賽區)獲一、二、三等獎共9項、獲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一、二等獎各1項,省一等獎4項、三等獎8項;參加第九屆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湖南賽區)獲一、二、三等獎共11項;主持國家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4項、省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15項,校級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22項;在《電化教育研究》、《中國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技術》及《湖南第一師範學報》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獲省級以上優秀論文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9項。湧現出校級先進班集體12個、“三好”學生106人、優秀學生幹部88人、優秀團員142人、學生黨員46人;學生獲國家獎學金6人,國家勵志獎學金95人,徐特立獎學金3人,校級特等獎學金6人,校級一等獎學金72人,校級二等獎學金100人,校級三等獎學金129人。近5屆本科畢業生參加全國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共有79人分别被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高校錄取。

專業介紹


 

教育技術學

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熱愛教育事業,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紮實的學科專業知識,具有較高信息素養、較強信息處理能力和多媒體教育軟件設計與開發能力,富有創新意識,能在企事業單位及中小學校等從事信息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學或培訓系統設計,教學或培訓軟件設計、開發與實施,教學或培訓資源設計、開發與實施,教育裝備使用、維護與管理,以及教育信息化研究等教育信息化建設相關工作的複合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教育技術學導論,教學系統設計,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學習科學與技術,信息技術教育應用,遠程教育應用,教育傳播學,現代教育媒體理論與實踐,計算機組裝與維護,Web應用技術,網絡技術基礎,Java程序設計,中小學機器人,培訓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攝影與數碼圖像處理,數字影視編導,數字教育影視制作,Flash課件制作,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學基礎等。

學制學位

學制:四年 學位:理學學士


通信工程

培養目标

培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與人文素養,掌握物聯網通信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備創新意識及跟蹤掌握本專業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能在相關行業從事研究、開發、設計、制造、維護和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信息技術精英人才。

主要課程

大學物理,電路分析基礎,模拟電子線路,數字電子線路,高頻電子線路,信号與系統,通信原理,數字信号處理,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射頻通信技術,C語言程序設計,軟件技術基礎,通信協議軟件設計,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與天線。

學制學位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标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基礎知識寬厚,專業知識紮實,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富有開拓創新意識,工程實踐能力強,能在科研、企事業、教育等部門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操作系統原理,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微機原理與彙編語言,軟件工程,Java程序設計,Web程序設計、移動應用開發等。

學制學位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與人文素養,具備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系統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與工程實踐能力,具有創新意識以及跟蹤掌握本專業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能夠在電子信息行業從事研究、開發、制造及管理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

C語言程序設計,算法與數據結構,Java程序設計,電路分析,模拟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應用,電路CAD,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高頻電子線路,通信原理,信号與系統,數字信号處理,DSP原理及應用,EDA技術及應用,嵌入式操作系統,嵌入式系統應用與開發,數據通信與計算機網絡,RFID技術與應用,物聯網技術與應用等。

學制學位: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