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湖南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公布和表彰2019年度湖南省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湯希玮教授和中南大學李敏教授申報的“蛋白質網絡的若幹關鍵特性分析方法與應用基礎研究”榮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蛋白質網絡是描述複雜生命系統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工具之一。項目針對蛋白質網絡的若幹關鍵特性分析和應用基礎的國際前沿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論與方法。項目取得了三個方面的重要科學發現:(1)提出了基于阈值過濾的動态蛋白質網絡構建方法,研發了動态蛋白質網絡構建、分析和可視化平台DyNetViewer,有效提高了蛋白質複合物挖掘的準确率,為蛋白質功能和疾病相關功能模塊的挖掘和動态分析等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2)提出了新的基于拓撲勢、集成蛋白質子網挖掘以及結合先驗信息的關鍵蛋白識别方法,提高了基于網絡水平關鍵蛋白質預測的準确率,為生物學家進行相關關鍵蛋白質的實驗提供了重要參考。(3)提出了基于多網絡随機遊走的蛋白質功能預測方法和結合蛋白質網絡組織特異性的疾病蛋白/基因發現方法,為複雜疾病分型及尋找新藥物靶标提供重要幫助。
項目的代表性論文均發表在計算機算法領域和生物信息學領域的國際權威期刊上,在國際上得到了高度的評價和廣泛的應用,包括美國國家網絡生物資源主任、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遺傳學Trey Ideker教授,美國物理學會院士、匈牙利科學院院士Albert-Laszlo Barabasi教授等國内外知名學者采用該項目的研究成果,在相關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IF:37.025)、Nature Biotechnology(IF:41.667)等國際頂級期刊上。